╠Emma Luck╣小朋友不喜歡念書?跟他們說說虎鯨Hyak II的故事吧!!(不是)

*註:本篇圖片&說明文字來自阿拉斯加南部的海洋科學家和博物學家《Emma Luck: Northern Naturalist》的臉書貼文

有很多關於虎鯨的故事都突出了牠們驚人的智慧和意識。其中一個故事是Hyak II。

Hyak II 在1967年的某個時候出生於加拿大"英屬哥倫比亞(British Columbia)"的海岸,牠在野外的時間很短。

1968年,牠與母親和幾位家族成員一起被捕獲,當時牠還是1歲大的幼崽。然後牠被從母親身邊帶走並賣給了《溫哥華水族館(Vancouver Aquarium)》,牠在那裡度過了餘生。

在水族館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Hyak II 對書籍很感興趣。水箱的一部分窗戶朝向一間辦公室,生物學家John Ford將書籍撐到玻璃上,讓Hyak II 研究它們。

OP:Emma Luck:Northern Naturalist/中字:About鯨豚

牠對其他虎鯨的照片非常感興趣——John Ford報告說,牠會密切地凝視這些照片,很可能是認出黑白顏色的圖案。

Hyak II 對以其他動物為主題的書籍不那麼感興趣,但有一些軼事表明,當孩子們將他們的圖畫舉到牠的水箱前時,牠會感到好奇。

遺憾的是,Hyak II 於1991年因肺炎去世,年僅24歲。現今仍然可以在"英屬哥倫比亞"的海岸找到牠的野生親屬。


1968年,Hyak II 年僅1歲時被賣到《溫哥華水族館》,最初牠住在水族館的研究池中,這是一個遠離公眾視線的較小池子。

不過1969年時被移到了表演水箱,而那時館內有另一隻約5歲左右的年幼雌性虎鯨Skana,為"南部居留虎鯨群(Southern Resident Killer Whales)"的"K小群隊(K-Pod)"。兩者相處融洽。

如果Hyak II 是初到《溫哥華水族館》的研究池中凝視這些虎鯨專門書籍時,那可就真是太戲劇化了。可惜,依據Emma Luck標示參考資料是來自一部1990年的紀錄片《World of Discovery: Beautiful Killers》。

*紀錄片中關於Hyak II 的部份剪輯:

(紀錄片完整影片請點此Youtube連結:4theOrcas)
紀錄片截圖:表演水箱中的Hyak II。旁邊擺放著桌子看著像在觀察牠,讓我一度以為這是最初剛來水族館時下放的研究池…但想著不對呀這麼大隻才不是幼崽呀!!囧
紀錄片截圖:Hyak II 凝視著書籍。
紀錄片截圖:Hyak II 凝視著書籍的眼睛。
紀錄片截圖:Hyak II 凝視的書籍的書封,上面寫著"KILLER WHALES(虎鯨)"。
紀錄片截圖:Hyak II 有夠大隻XD 這水箱的設計看著像動物的監獄^ ^
紀錄片截圖:表演水箱中另一隻虎鯨,不確定是誰…左邊沒意外是"太平洋斑紋海豚(Pacific white-sided dolphin)",《溫哥華水族館》一直有在圈養,但現在沒有了。最後一隻Helen被送至美國德克薩斯州的《聖安東尼奧海洋世界(SeaWorld San Antonio)》。

*太平洋斑紋海豚Helen的動向:╠廣傳影片的真與實╣海豚從嘴裡吐出魚以逗弄旁邊的海鷗?(2022.02.17)

紀錄片截圖:上一張截圖沿伸,看這背鰭應該是雌鯨。會是Skana嗎?牠死於1980年,死亡時17歲。

Hyak II 大約在24:51~27:11左右。我英聽是屎一般的存在所以…但因為John Ford也沒說啥所以應該跟上面的介紹文字是差不多的…吧…(汗)

影片中的Hyak II 確實在盯著書封寫著"KILLER WHALES(虎鯨)"字樣的書籍。不過牠體型非常巨大;背鰭也很大片雖然已經傾斜了,這是圈養的雄性虎鯨100%會發生的變化。

*了解更多:╠Emma Luck╣虎鯨背鰭倒塌的原因

也就是說,影片中的Hyak II 是成年個體,牠已經跟其他不同的虎鯨在同一水箱交流過了。甚至在館內跟一隻來自冰島水域的雌性虎鯨Bjossa交配過,Bjossa懷過2次Hyak II 的孩子,幼崽都有生下來但之後都死了。

所以,如果假定Hyak II 是觀看書中圖片上的虎鯨來思念母親和家族成員,我覺得這是不成立的。

因為牠是在一個有其他活體虎鯨存在的水箱內生活;再來,也沒有明確的消息指出牠盯著的圖片中是牠所屬的原生虎鯨族群,但就算圖片中是"北部居留虎鯨群",我也不太認為Hyak II 能用眼睛判別,因為虎鯨是靠叫聲來溝通與識別。

但如果假定Hyak II 是對書中與自己同樣有著黑白圖案的動物感到好奇,那我覺得是有可能的。在上面的文字說明中,Hyak II 對孩子們的圖畫有反應,那小朋友會畫什麼,沒意外是虎鯨吧。(如果是畫大海我真的會巴蕊/打下去)

這張圖片是Hyak II(後者)和Finna(前者),一隻1980年來自冰島水域的雄性虎鯨。圖中明顯可見兩者的白色眼斑圖案是不一樣的,不同的虎鯨生態型有不同的白色眼斑形狀,可以依此作區別。(圖片來源/Inherently Wild)

雌鯨Skana死於1980年,之後《溫哥華水族館》從冰島水域引進2隻虎鯨,雌鯨Bjossa(3歲)和雄鯨Finna(3歲)。再加上Hyak II,當時館內共3隻虎鯨,彼此相處得很好;Hyak II 非常關心牠們,以至於基本上是牠們的代理者

另外雌性虎鯨Skana有件記事讓我感到神奇…

1969年3月14日,Skana的水箱夥伴雄性瓶鼻海豚Splasher,牠在玩耍時受傷。儘管牠看起來正在恢復,但3天後被發現死亡。雖然牠的死因是內傷造成的,但身上卻留有Skana的齒痕。

在Splasher死前,Skana一直把牠抬到水面以幫助牠呼吸。而在那年晚些時候,Skana遇到了Hyak II。

虎鯨在拯救瓶鼻海豚…??是同為圈養淪落鯨類所以有感情嗎…有時候會聽到圈養的鯨豚欺負其他水池中的同類,圈養虎鯨也會欺負圈養虎鯨,有的還會被弄死…

這時候唯一自保的方式就是跳到水面上的表演平台,但因為體重的關係又無法撐太久囧 喔,台媒會報導成虎鯨在自殺^ ^

發表留言